用忠诚担当谱写平凡检察人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53岁的赵涛,就是这样一把在检察战线上历经三十年磨砺的宝剑,虽历经坎坷,终磨砺出正义剑锋。
33年,赵涛从曾经青涩稚嫩的书记员成长为身经百战的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在参与查办震惊全国的“南充拉票贿选案”工作中成绩突出,2016年被四川省检察院记二等功。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一等功公务员”称号。还曾先后四次被德阳市检察院记个人三等功,两次被什邡市委、市政府记个人三等功。“5·12”汶川地震,被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这些成绩是对他过往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的激励。
1988年,刚满19岁的赵涛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什邡县人民检察院。而当时的检察院恢复成立不到十年,一切百废待兴,法律人才极为稀缺。
时任什邡检察院的老检察长曾凡禄对刚刚到检察院报到的赵涛所说的话至今影响巨大。军人出身的老检察长说,赵涛是考上中专的娃娃,这个年代能考上中专比考大学还不容易。但法律知识缺乏是硬伤。法律对于检察官来说就如同战士手中的枪,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把枪摸透玩熟,才能适应挑战。
这段话让赵涛铭记终身,他进入什邡检察院后,把自已的全部热情融入到对检察工作的学习中,深钻细读法律理论,在年轻人中第一个取得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本科文凭。对业务工作不熟悉,就向老同志请教,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充实自己。
学懂法律条文并不代表成为合格的执法者,而经历情与法的锤炼方能成为一名成熟的检察官。赵涛至今记得自己承办的第一起公诉案,让他明白了什么叫“法不容情”。什邡双盛镇的一名副镇长因涉嫌贪污公款被起诉。在审查起诉阶段,被告人的母亲,一个78岁的老太太拎着十多个鸡蛋,拄着拐杖颤颤微微地从乡下走了十多里路到检察院,找到办理此案的赵涛,在检察院的大办公室跪着希望自已的儿子能够从轻处理。
第一次当公诉人且尚未成家的赵涛惊得手足无措,当场也跪向老太太。在护送着老太太返回家的途中,赵涛的心里很不好受,他知道被告人触犯刑律铁证如山,尽管有如此特殊情况,但法不容情啊。当被告人在法庭上痛哭流涕,后悔自己贪小利,一步一步滑入犯罪深渊,给家人造成的难以弥补的伤害时,赵涛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记下了这样八个字:敬畏法律,法不容情。赵涛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检察官,办案就是在办他人的人生,必须慎之又慎。
一名出色的检察官,除了通晓法律,义薄云天外,还必须具备对检察工作由衷的挚爱和情怀。无论是在公诉部门从事审查起诉工作,还是在自侦部门侦查办案工作,赵涛都显示出对检察事业无比的钟爱和狂热。在青海格尔木的抓逃过程中,在茫茫戈壁上开车日行800公里,坐得翻江倒海,全身酸痛。最后在零下二十度的室外连续蹲点守候三天三夜,硬是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在被抽调参与专案组查办某边防总队原总队长吕某某等6人涉嫌职务犯罪案件中,他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受到了公安部和上级检察机关的表彰和感谢。
赵涛,这支利剑,在各种磨砺中逐渐展示出灼灼锋芒。
十八大召开以后,中国的反腐败工作进行新的阶段。两年后,四川南充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南充拉票贿选案”。
2015年4月,赵涛的岳父因直肠癌,正准备二次手术。当时他请假正和妻子陪伴老人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4月17日,赵涛接到检察长紧急电话,要求赶回单位。赵涛匆匆告别病床前的父亲赶到单位,被告知四川发生了“南充拉票贿选案”,接上级检察院指令,点名要赵涛带队,紧急参与此案的侦办工作,并要求严守纪律,确保完成任务。
此时的中国正逢反腐败工作向纵深推进时期,也是各地集中换届的关键时刻。对中国反腐进程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的赵涛深知,在此刻查办拉票贿选案,其社会、政治影响之大不言而喻。要是过去,赵涛面对这样的大案要案会立即兴奋起来,但这次却不同。四年前,父亲查出癌症后,在他和妻子的精心照料下,父亲身体渐渐有了好转。谁知这两天老人的病情忽然急转直下,要做二次手术。一边是党和国家委以的重任,一边却是儿子对父亲尽孝之时。赵涛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碰到忠孝之间的抉择。
踌躇间,平时老实厚道的父亲主动安慰儿子,相信手术一定会成功,劝儿子一定要以工作为重。而妻子也善解人意,主动承担起了全部的照料重任。赵涛在安排好了老人的手术后,投入到了侦办“南充拉票贿选案”。
按照专案组统一安排,赵涛负责原南充市高坪区区委书记吴某某行贿、滥用职权案的审讯突破工作。
吴某某担任领导干部多年,因畏惧惩处而抱有逃脱法律制裁的顽抗心态,面对办案人员的讯问,他采取“三不”政策,要么“不清楚”,要么“记不清”,要么就是怔怔地盯着审讯人员,一言不发,一周过去,案件陷入停顿之中。
“人人皆有良知,办案不是比谁嗓门大,尤其是象吴某某这样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让他内心深处认罪服法”。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赵涛带领专案组干警细细阅读吴某某的个人简历和各种材料,并主动心平气和地同吴某某谈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谈做群众工作的心得体会。
赵涛发现,吴某某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为一名副厅级领导干部,的确个人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希望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从内心深处也厌恶贿选,但最终因为怕失去现有功名而不肯交代。赵涛便不厌其烦的向吴某某讲清政策,同时将他好的政绩如数家珍地进行聊天。告知他在担任领导干部期间,为国家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上级组织和办案干警心中都有数。
慢慢地,吴某某在办案干警面前不再说自己的委屈。通过近十天的谈心交心,吴某某主动向办案人员详细谈起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及犯罪事实,并将以前许多未曾交待的细节作了如实供诉。赵涛带领专案组干警,以法庭审判的标准,对案件剥茧抽丝、完善证据,确保了后期的顺利批捕起诉和法庭审判。
当专案结束后,赵涛回到什邡检察院,此时的父亲因为直肠癌晚期,第二次手术没有成功,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那一刻,赵涛心如刀绞,因为办案,没有最后陪伴饱受疾病痛苦折磨的父亲,但他是深爱父亲的,他希望所参与办理的南充贿选案能传递办案所追求的价值,那就是扭转社会风气,引领社会正义,让每一位父亲、母亲都能为自己的儿女引以为傲。
人生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折。
2018年,自侦部门转隶后,身为什邡市反贪局局长、副检察长的赵涛没有转到监委,而是留在了检察院,继续从事他心爱的检察事业。转隶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工作重心有了变化。但检察官们忠诚于党、忠诚人民,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赵涛作为单位防范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方面积极组织干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紧抓办案维护公益不放松。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赵涛立即积极组织干警,对全市参与野生动物饲养和交易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在排查工作中,发现林业主管部门未针对野生动物收容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履行监管义务,存在监管漏洞。赵涛组织公益诉讼干警利用远程视频系统,线上公开宣告对什邡市林业局的五点诉前检察建议,并邀请三名担任公益诉讼视察员的省市人大代表参加。
此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四川省检察院将该案作为四川省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向高检院进行了推送。受邀参加的省人大代表刘翠萍表示,德阳检察机关利用现代科技智慧办案,是创新。在疫情期间,采取‘线上’宣告的形式,办案、防疫‘两不误’,是用心。”
赵涛在工作上是公认的“拼命三郎”,但私下却侠骨柔情。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什邡山区的多所学校在地震中垮塌,许多在校学生不幸罹难。赵涛被抽调到地处山区的蓥华镇遇难学生工作组,负责该镇瓦窑村的15名遇难学生家庭的救助帮扶工作。接手这项工作后,他便再没有休息日,冒着山区余震不断,暴雨滑坡和泥石流不断的危险,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深入到每一户遇难学生家庭中去,与学生家长促膝长谈,推心置腹,细致耐心做好安抚工作,和遇难学生家庭打成一片。二个多月时间里,赵涛吃住都在山区的帐篷里,体重暴减了二十斤,但他从不抱怨“苦”、“难”、“累”。老母亲望着数月未见的儿子又黑又瘦,难过得直掉眼泪,他却笑咧开嘴告诉母亲,说这段时间,自己一口气结了十五个亲家。当年,赵涛被什邡市委、市政府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三十三年,白驹过隙。赵涛说:司法工作有三种境界。最低的是每天埋头办案,不考虑法律要义,沦为办案工具。第二种境界就是把法律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第三种境界就是真心热爱它,对法律有崇高的信仰,有很高的实务水平,通过办案引领社会正义和价值取向,这是我们检察官的初心。赵涛说:牢记使命前行,我们永远在路上。